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扫码关注微信
你好!欢迎来到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选登  >  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集体提案

关于以“科技创新走廊”为支撑落实《南沙方案》 打造广州城市新的发展轴的提案

情况分析
  重大战略是支撑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珠江亘古不变,轴线因时而变。广州城市中轴线历经变迁,对整个城市的产业集群、创新集成人才集聚都做出了重大贡献。纵观2200多年广州建城史,“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构筑了城市最初骨架,凝聚了广州的根和魂。改革开放40多年来,随着城市开发不断拓展,以珠江新城为代表的中轴线应势而生,支撑起广州国际大都市发展格局。近年来,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作为湾区的增长极,科技创新走廊(《广州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科技创新轴)慢慢清晰。科技创新走廊在空间上贯通南北,山水林田湖海资源一应俱全,岭南文化、广府文化、海丝文化遥相呼应,聚集了近万亿GDP、1.5万亿工业规模、覆盖90%以上高新技术企业,90%以上高校,95%以上高科技人才,是广州天然产业创新走廊、生态环境绿廊、城市功能长廊,可以联动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是国家战略集中承载地、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汇聚地,是广州未来发展的动力所在、活力所在、潜力所在。
  2022年6月,国务院出台《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广州推动老城市新活力,既要在“老”的基础和优势上焕发新活力,也要在“新”的动能和布局中注入新活力。借力《南沙方案》的落地实施,广州迫切需要抓住历史机遇,全域对接《南沙方案》,引领广州向海高质量发展,实现广州“强起来”,构建南沙新时代高水平改革开放门户,充分进发新的创新活力、改革活力、开放活力,推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
  存在问题:
  一、科技创新走廊”地理空间要素分散,心理凝聚力不够。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不足,产业趋同现象明显,尚未建成具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科技战略平台。
  三、产业“卡脖子”瓶颈一直存在,科技转化效率有待提高,金融支撑力度有待增强。
  四、政策协同性不够,与国际化规则需求迫切。如何发挥南沙优势,通过南沙实现广州全域和世界规则对接,实现地区良性互动,从而聚集要素、提升能级,是广州高质量发展必须回答的问题。

具体建议
  一、以“科技创新走廊”为支撑优化区域协调联动,重塑城市发展百里空间动力轴,构筑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空间动力支撑系统。
  一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顺势而为,强化顶层设计,从城市能级的整体提升来谋划布局百里新轴线,望造新时代城市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中新广州知识城和南沙科学城为极点,链接全市科技创新产业关键节点,构建“枢纽带动、多点支撑、整体协同”的新时代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百里龙骨和脊梁。二是面向“未来技术、未来生活、未来城市”,高标准精心规划建设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城市空间,加强动力系统、资源要素、基础设施空间布局的规划统筹,构建以“科技创新走廊”为主线的南北贯通、东西互达快速交通及景观、生态、文化百里城市新界面。三是以南沙为战略平台,各区协同创新、联动发力,全域对接《南沙方案》,共同提升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能力,实现广州“强起来”,支撑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二、以“科技创新走廊”为载体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建设高质量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轴,以科技产业创新赋能老城市新活力。
  “科技创新走廊”的特色在于科技创新,建议从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打造世界级科技创新策源地,把科技创新的重点放在破解“卡脖子”的高端技术和产业问题上,建立覆盖科技创新全产业链条的揭榜攻关机制。创新是第一动力,打通粤港澳科技创新要素的深度对接通道和资源整合途路径,推动港澳及国际的创新资本、创新技术、科研设施等在科技产业创新轴自由流通和转化落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打造高端要素、创新人才都想来、来了走不了也不想走的世界级地城嵌入型科技创新产业平台。
  三、强化“科技创新走廊”产业错位协调发展,建设世界级产业集群轴,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带。
  建议系统梳理“科技创新走廊”自身产业底盘并形成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清单,以《南沙方案》为契机,加大金融扶持力度,配套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所需要的高端要素建设空间、基础设施以及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所需要的配套服务和制度环境。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实施创新型企业倍增计划,孵化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雏鹰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全力加大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全轴汇聚,促进“科技产业创新轴”与大湾区园区载体联动创新,粤港澳科技、产业跨区域通力合作,共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带。如:加大南沙航天产业核心基地建设,引导科技资源要素向航天产业加快聚集,打造中国南方航天科技中心,发展广州航天产业集群,展现广州担当。
  四、探索新一轮改革开放政策规则制度的集成创新,建设改革开放示范及政策规则对接轴,建立内外互通的国际化制度规则体系。
  规则就是生产力、竞争力。建议用好用足《南沙方案》各项政策,探索南沙政策在“科技创新走廊”的广泛应用推广,在大湾区形成示范、扩散和带动效应,探索新一轮改革开放政策规则、规制的集成创新,建设改革开放新时代示范新高地。充分研究借鉴香港的制度创新与国际规则,利用好南沙规则衔接机制,建立内外互通的国际化创新制度规则对接体系在国际规则制定发出中国声音,在国内规则制定发出广州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