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扫码关注微信
你好!欢迎来到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选登  >  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集体提案

关于公共文化场馆社会化管理运营的提案

重点提案 优秀提案

情况分析
  各级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数量快速增长,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基本建立,进一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逐步提升了广州发展文化综合实力的硬件环境。公共文化场馆“建易管难”,完全依赖财政资金运营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市民群众的新要求,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传统公共文化场馆管理模式的存在主要问题:
  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过分依赖财政拨款,社会参与程度不高,服务内容单一,难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二、占用大量的编制资源,无法持续发展。2020年新一轮基层事业单位改革,基层事业单位多数被撤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面对新难题。
  三、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不足,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缺乏服务意识,服务效能低下,管理水平滞后。大部分单位按统一的模式来开展工作,造成地方文化特色缺失,公共文化多样性不足,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缺乏吸引力,优质文化资源多数流入市场。
  四、缺乏严格的管理制度,考核监督机制缺失。公共文化场馆普遍存在人员和资金浪费的现象,公共服务内容随意性大,服务质量差,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公共文化需求。

具体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保障。
  1、按照《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相关要求,研究制定《广州市公共服务保障和促进条例》。
  2、重新修订《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广州市博物馆规定》等地方性法规,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准入的条件,为社会力量准入创造公平的机会。
  3、进一步完善《广州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服务目录)》,确保内容无缺项、人群全覆盖、标准不攀高、财力有保障、服务可持续,并根据标准实施的效果、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二、坚持“人民城市”建设理念,创新培育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1、加强城市精细化治理,努力形成优质均衡,便捷高效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营造良好的城市人文环境,营造融入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高品质文化空间,建设有温度的文化社交中心。
  2、推动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围绕城市发展战略定位,根据人口分布等因素,科学规划空间格局,提升覆盖能力。
  3、新建公共文化设施要在征求公众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实际适当向城乡结合部和远郊区县倾斜,补齐薄弱地区建设短板。
  4、落实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区配套建设公共文化设施要求,编实织密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将文化创意融入社区生活场景。
  5、推动将社区文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更新计划,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改造,创新打造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人文品质的新型公共文化空间。
  三、创新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方式
  1、推进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通过引入“外部治理”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机构和供给主体重构,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实现。
  2、完善投资补助、购买服务、基金奖励、担保融资、贷款贴息、土地划拨、项目帮扶等政策制度,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
  3、大力推进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鼓励通过服务外包、项目授权、财政补贴等方式,引入符合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连锁运营,提高运营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4、规范公共文化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机制,培育引导有公共文化项目运营管理经验的企业,参与公共文化(PPP)项目,提高项目运作效率。
  5、加快培育文化类社会组织,试点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社会组织推荐名录,培育一批具有较高服务水平,管理规范的文化类社会组织。
  6、在保证公共文化设施基本服务免费的基础上,探索特定服务实行成本收费、减免收费等有偿服务形式,解决部分公共文化设施特别是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供给内容不足、供给质量不高等问题。
  7、推动研究出台文化事业捐赠、文化经济政策(包括减免税费、资金扶持)、项目帮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群众团体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拓宽公共文化服务“公办民营、民办公助”的运营模式。
  四、深入推进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
  1、推动各级政府结合本地特色和群众需求,科学制定本地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指导性文件,适时调整购买目录,丰富购买内容,创新购买方式,公开购买信息,规范购买工作,实现购买服务逐年增加。
  2、推动相关部门政策配套衔接,举办全国或区域性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采购大会,搭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需求对接平台,加大购买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
  3、加强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监督管理,完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体系,健全由购买主体、公共文化服务对象以及第三方共同参与的评价约束机制,提升购买服务质量。
  五、引入社会组织专业评价机制,实现服务效能最大化。
  1、持续推进第三方绩效评估,建立以公众参与为基础,群众需求为导向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绩效考核和反馈机制。
  2、完善公共文化设施评估定级制度,动态调整评估定级指标体系。
  3、全面加强对重大文化项目资金使用和服务效能等方面的监测评估。
  4、探索利用大数据和数据挖掘技术,补充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统计监测。
  5.加强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和督导,开展年度监测,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强化规划实施的公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