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扫码关注微信
你好!欢迎来到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参政议政  >  提案选登  >  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

关于建设硬科技之都 铸强广州创新内核 增强面向全球的城市核心竞争力的提案

情况分析
  硬科技是战略性、原创性、关键性、引领性和基石性相结合的核心技术,对产业创新和经济发展起着关键的引领支撑作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必须把广州发展放在国际大环境中来思考谋划,以硬科技塑造硬实力,建设硬科技之都,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广州硬科技发展现状
  广州凭借独有的区位优势、强劲的科研实力、雄厚的产业根基和卓越的营商环境,硬科技综合实力稳步提升。硬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居全国第四,在信息、生物、材料、先进制造、能源等多个领域,广州硬科技创新指数均位于全球前十[ 数据来源:《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2020中国硬科技创新白皮书》]。
  一是硬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迈向高能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汇聚,构建以广州实验室和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两大国家级平台为引领的“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十余家硬科技领域高水平创新研究院。
  二是硬科技产业发展层级实现新提升。2020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智能与新能源汽车等硬科技核心产业增加值均突破千亿大关,在高分子材料、生物应用材料、新型显示等领域位列世界前沿水平。
  三是硬科技发展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围绕IAB等领域出台专项政策措施,推行“负面清单”“包干制”等“放管服”改革试点。全省20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半数落户广州,涵盖新材料、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硬科技领域。四是硬科技发展要素资源融合汇聚。集聚全省80%高校、97%国家重点学科,引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港澳一流名校,培育硬科技后备科研力量。依托国家实验室、省实验室、高水平创新研究院集聚钟南山、徐涛、赵宇亮等44名院士。
  二、广州硬科技发展存在主要问题
  当前,广州硬科技发展已积累了较好的基础,但距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仍有不足。
  一是推动硬科技发展的资源投入较为分散。社会资本对创新难度更大、需要长期研发投入的硬科技还不够重视,企业投入研发的动力不足。
  二是硬科技创新效能有待进一步提高。国家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等战略科技力量刚起步建设,对硬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还不明显。
  三是硬科技领域“强群弱链”现象比较突出。部分产业虽然整体规模较大,但缺乏全球顶尖龙头企业,核心元器件、高端芯片、关键基础材料等环节对外依存度仍然较高。
  四是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的步伐还需加快,具有国际水平的硬科技高端人才不足,与世界主要国家、“一带一路”国家的硬科技产业合作不够紧密,大湾区硬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水平有待提高。

具体建议
  三、具体建议
  广州作为国家重要中心城市和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必须深刻认识发展硬科技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是打造新发展格局战略支点的关键之举,以“支持硬科技研发-畅通硬科技转化-培育硬科技企业-做强硬科技产业”为主线,加快建设硬科技之都,增强城市国际竞争力,支撑高质量发展。建议:
  (一)、以大手笔投入、大规模扶持,增强硬科技研发和支持力度。持续加大财政经费对硬科技领域支持,引导硬科技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引进一批行业影响力强的风投创投机构,探索设立广州市硬科技投资基金。
  (二)、以大装置带动、大平台支撑,筑牢硬科技创新源头根基。建强建实“2+2+N”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将广州实验室、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成为承担国家使命的“硬科技王牌军”,打造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支持高水平创新研究院做强硬科技特色,力争取得更多引领性原创成果。
  (三)、是以大产业联动、大企业培育,打造一批典型示范产业集群。建立以科技金融为主线的企业支持体系,支持企业牵头组建硬科技领域创新联合体,鼓励硬科技产业链“链主”企业整合资源要素,带动上下游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和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硬科技产业集群,在具备条件的集群内试点建设一批应用场景。
  (四)、以大格局开放、大范围合作,开拓硬科技合作共赢新局面。优化硬科技产业发展人才政策,汇聚更多世界一流人才。深度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硬科技产业合作,抢抓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机遇,建好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推动硬科技产业发展所须的生产制造、网络营销、工程实施等功能向珠江沿岸等重点区域梯次布局,赋能珠江沿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