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扫码关注微信
你好!欢迎来到九三学社广州市委员会
    网站正在建设中……
热点文章
站内搜索
标题: 内容: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本社介绍
闵乃本同志优秀事迹

2007227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闵乃本和他领导的课题组凭借《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荣获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实现了这一奖项连续两年空缺的突破。这是中国基础研究的最高荣誉,代表着一个阶段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中国水平。这是我国科技自主创新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科学精神的伟大胜利。

闵乃本1935年出生在江苏如皋。1959年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日本东北大学理学博士。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科技部国家973计划顾问专家组材料领域召集人、国家重大基础科学研究计划量子调控专家组组长、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他1995年参加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顾问、九三学社江苏省第五届委员会主任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九届江苏省政协副主席。

几十年来,闵乃本矢志不渝、求实创新、勇攀科学高峰;他热爱祖国,甘于奉献,认真履行参政党成员职责,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淡泊名利,谦虚谨慎,真诚质朴,奖掖后学,在科技界和九三学社广大社员中享有很高威望。闵乃本是中国科技工作者和九三学社社员的杰出代表。

 

一、矢志不渝勇攀科学高峰的拼搏精神

 

闵乃本在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研究生涯中,一直甘于坐冷板凳,坚持不懈,努力奋斗,不断追求和创新,最大的心愿就是“把知识奉献给祖国和人民”。

上世纪50年代末,闵乃本在我国著名物理学家、科学院院士 冯端 教授的带领下,闯入了当时国内尚是空白的晶体缺陷研究领域。他与同事们一起自行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电子轰击仪,成功地制备了难熔金属单晶体,为开展晶体缺陷研究开阔了道路

 

70年代起,闵乃本开始了对晶体生长的研究。1982年,41万字的专著《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问世,成为当时国际上第一本全面论述晶体生长的理论专著。

1983年,他在美国犹他大学作访问学者期间,解答了“晶体表面粗糙化”这一难题,成果被国际晶体生长学界誉为“近10年来晶体生长理论领域最具有  突破性的成果”。闵乃本也因此获得1983年度美国 “大力神”奖。

1984年,中国发生的两件大事鼓舞了闵乃本。一是中央决定建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二是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首批国家4个重点实验室之一。时年49岁的闵乃本,意识到自己最富有创造性的年华已过,凭现有精力不可能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完成全部的学术设想。从美国回来后,他决定通过建设团队来实现自己的科学设想。于是,他便开始致力于组建团队,一边培养学生一边开拓研究。

光电子产业最重要的基础材料是介电体。所谓介电体是一类不导电但透明、具有特殊光电功能的晶体。通常材料科学家追求材料结构、成分的均匀性,而闵乃本的课题组在均匀的介电体材料中引入了不均匀性,并且这种引入的不均匀性是有序的,于是在这种材料中就出现了原来不具有的、全新的、可以应用的性能和效应。这类材料称为介电体超晶格。

闵乃本课题组研究的是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这个项目从1986年科学设想的提出,到基本理论的建立和试验验证,新效应、新应用的发现,到2005年新型原型器件的研制成功,经历了19年。

前些年,这个研究领域在国际上处于冷门,应用前景并不明显。他们心平气和地坐了11年“冷板凳”。说是心平气和,不是说没有苦闷、没有焦虑。即使在彷徨不安,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们也强迫自己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思考、求索。在闵乃本看来,“一个真正的科学家要耐得住寂寞,10年、20年静下心来,不能心急,不能以功利为目的,而功利只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情。”

1990年,研究组建立了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理论预言“一块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能够将一种颜色激光同时转换成三、四种颜色的激光”,这一理论预言让他们兴奋不已。但要用试验检验这一理论是否正确,就必须制备出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

研究组屡试屡败。从1990年-1992年是他们19年中最为苦闷的时期。1992年底,闵乃本在香港中文大学访问时,在物理杂志上看到了一篇报道触发了他的灵感,又经历了2年时间,成功地发展出一种制备准周期介电体超晶格的新技术。研究组于1997年实现了两种波长(即两种颜色)激光的同时输出,多重准位相匹配理论得以验证。论文发表后,这一领域逐渐成为热门,并得到国际学术界的公认。

研究组并没有就此停步。闵乃本说,“如果是在技术非常发达的国家,我们做到1997年,接力棒就可以传给工业界了。但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再往前走十年八年,这样才能被产业界认识,使这些成果早日对人类、对我们的国家有所贡献。”

基于这一认识,课题组将已经取得的基础研究成果与全固体激光技术相结合,齐心协力,终于在2005年利用自己研制的介电体超晶格,研制成功全固态超晶格红、绿、蓝三基色和白光激光器。对一个以基础研究为主的课题组而言,要完成一台技术复杂的原型器件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他们不但制出了样机,还取得了4项国内发明专利和1项美国发明专利。

为把握前沿,不断创新,闵乃本十分重视学科交叉融合,他的团队不仅有理学博士,还有工学博士、博士后,又引进了非线性光学专家,固体激光技术专家等,形成了具有广泛学科交叉、渗透的有机学科群体。

19972005年间,相关论文开始陆续出现在《Nature》、《Science》和物理学的顶级学术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 课题组先后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3篇,在PRL上发表论文7篇,约占这三种学术期刊上该类论文总数的一半左右。课题组的研究结果被美、英、法、俄罗斯、日本等20余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实验室的研究组所引用。闵乃本、朱永元、祝世宁在国际会议上作邀请报告20余次,应国际学术刊物之邀撰写4篇综述性文章。

闵乃本和他的课题用19年的努力使得这种材料从冷门变成国际热门领域,使得在光电子、声电子、材料科学的交叉领域中诞生了称之为“畴工程学”的新生学科。由于所做的是基础科学研究,因而它的影响面较广。它为全固态激光技术提供了新原理、为微波器件和材料的设计、超声器件和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开拓了新途径。它还为新型拉曼激光器、新型激光医疗器械、量子通讯新光源的设计提供了新方法。

奉献精神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自讨苦吃的精神。在闵乃本的团队里,没有钟点,没有假期,没有周末。一有时间想到的就是科研。团队里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每位成员吃完晚饭都会自觉地赶到实验室,直到晚上十一、二点才离开,有些实验一做就是几天。每年的假期则是科研的黄金时间。为了充分利用时间,研究组几乎都要干到大年三十。这样,一干就是19年。早年科研条件简陋,许多实验仪器都得向别人借。为了不耽误别人使用,保证不出问题,仪器工作时就在旁边守着,生怕漏掉一个结果,而且有些试验一做就是几天。

 

二、建言献策 以科学家的智慧积极投身于多党合作事业

 

闵乃本对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深刻理解,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带动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他以科学家的智慧积极投身于多党合作事业,以科学精神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责,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九三学社第十、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他为九三学社中央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充分发挥智力密集优势、履行参政党职责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闵乃本得知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每年只有700万元,低于周边的上海市、浙江省,给时任江苏省省长的季允石写信,希望政府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建议得到的季省长的重视,江苏的自然科学基金,从过去的700万元变成了1500万元,推进了江苏省的科技进步和发展。随后几年中,江苏财政收入逐年增长,闵乃本又给现任省长梁保华写信反映此事,很快得到梁省长的回复,江苏自然科学基金增加到2500万元,并将根据全省GDP的增长比率,不断增加对科技的投入,确保江苏经济大省、科技大省的地位。

20036月,国务院成立《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领导小组。闵乃本作为第14专题基础学科战略研究小组的常务副组长,身感责任重大。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充分酝酿的基础上,闵乃本和他的战略研究小组提出四大科学研究计划,即蛋白质组学研究、量子调控研究、纳米研究、发育与生殖研究,规划得到温总理的肯定,四大科学研究计划现已列入十一五规划中。

针对基础研究是否应该规划的问题,闵乃本等提出建议:基础科学分两种类型,一种是以探讨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目的,不以功利为驱动的,这部分研究难以规划也无法规划;第二种,是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为目的的,这部分研究可以规划而且必须规划。这项建议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

闵乃本以科学家的视角分析当代科学发展趋势,准确把握参政党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作用。

2006年上半年,在江苏省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就十一五规划提建议的座谈会上,闵乃本从江苏省高等教育的现状与国际上的差距等前瞻性等问题提出建议。他特别强调教育和人才对江苏省未来发展的重要作用。他的精彩发言得到李源潮书记和与会人员的高度赞同。

近年来,闵乃本带领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广泛开展调研工作,针对关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问题、江苏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江苏省软件业发展问题、职业病防治工作问题以及教育如何培养创新性人才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得到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有关领导的高度评价。

闵乃本在繁忙的科研工作中不忘关心社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他积极参加基层组织生活会,到许多市级组织中开展调研、举办报告会、座谈会,广泛和社员进行交流,倾听社员意见。他尊重、信任合作共事的其他同志,创造了宽容和谐的工作氛围。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参政议政、自身建设等各项工作取得很大成绩。

 

三、淡泊名利谦虚谨慎的思想风范

 

闵乃本淡泊名利,谦虚谨慎,真诚质朴,奖掖后学,在九三学社以及和他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中,享有很高的威望。 

今年227日,他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后,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团队。他对媒体坦言:“这个项目从1986年做到2005年,经历了19年时间。这19年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也不是我们得奖的5个人能够完成的,还有很多人,他们也花了很多心血。对于这样一个成功,我最想强调的是团队贡献。”

作为导师的闵乃本,不仅在业务上培养学生,更注重在人格、品德上的培养。他要求学生严格严谨,不能有半点虚假。同时善于用人所长,避其所短,因材施教,给每个人充分的发展空间。多年来,每年总有12名以上博士生和硕士生在他指导下从事学习研究。当自己的学生留下来成为合作者后,闵乃本更是不遗余力地帮助他们走出国门,拓宽知识面。在闵乃本的研究组里,几乎每个人都有在欧美等国待过一段时间后,又回到了国内继续坐冷板凳的经历。

在他的课题组,谁的成果就是谁的,他尽量为合作的同事们多创造条件。他常说:“他们自己做出来的工作,在成果表达方面,比如署名,他们就应该排在第一位。这样才能形成和谐集体,增加凝聚力。”

闵乃本想方设法为研究者们改善生活。上世纪90年代初,在由南京开往北京的列车上,闵乃本偶遇了一位企业家。经过一番攀谈之后,这位企业家拿出一笔资金作为研究组的奖研金,获得奖研金的研究人员,每个月能得到1000元的资助,这对当时的研究人员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而当时闵乃本自己只拿45百元的工资。

闵乃本作风民主,关心他人,淡泊名利,提携后人,以他质朴真诚的人格魅力,把一群合作者紧紧地凝聚在自己周围。

他的学生朱永元爱人在苏州工作,为此闵乃本亲自跑了多年,费了很多周折,解决了朱永元两地分居问题。

很长一段时间里,闵乃本一家4口人和别人合居一个三居室,房子沿街,很嘈杂。他仅有一个 6平方米 的小书房,一个学生用的小书桌,他的41万字的专著《晶体生长的物理基础》,就是趴在小书桌上完成的。

1991年,他当选院士后,南大校长办公会特别批了给他一套条件比较好的住房,但是他考虑到当时南大房子非常紧张,他毅然放弃了。他在任何情况下,从未向单位有过索取。

闵乃本公私分明。自己私人用车,不惊动驾驶员。尽 管他 夫人年事已高,但她出门办事都是坐公交或打出租车,不用丈夫的公车办家里的事情。

 

在九三学社机关工作中,闵乃本作风民主,平易亲切,对自己和家人很严格,但对别人的过失却非常宽容。深受大家尊敬和爱戴。

今年227日,闵乃本和他的科研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后,广大九三学社社员深受鼓舞。韩启德主席立即代表九三学社中央致信祝贺。中共江苏省委省政府于 318 为闵乃本院士及其科研团队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召开大会庆功表彰。闵乃本在表彰会上激动地表示:“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毕生的最大追求,是能将自己的知识贡献给祖国、人民。 227 胡主席亲自将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授给了我和我的团队,表明了我们辛勤研究了19年的成果,得到了祖国、人民的认可,我们内心十分满足,倍受鼓舞。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科学研究已经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我们才能够在光电功能晶体的研究领域对人类科学发展做出贡献。我相信再过三五十年我们的科学一定会走在国际前列,我要和广大的九三学社社员一起,在多党合作事业的广阔舞台上,把自己的知识和才华贡献给这个伟大的时代。”

 

作者:九三学社中央宣传部